“古籍智能信息处理”系列专题研讨会

第一讲:智能时代古典文献学的挑战与机遇

转载自古籍智能

信息智能技术与中国古典文献之结合,是一个有着深厚潜力和重大文化价值的的交叉学科领域。这一交叉领域的快速发展需要我们及时总结已有积累,共同思考未来发展。在本次研讨会中,我们将邀请跨领域的多位资深学者结合其所在机构和研究团队的布局发展来讨论:1) 智能信息环境下古典文献领域应用的技术、工具和平台;2) 古典文献研究的新拓展和新方向;3) 古籍的整理与出版将会迎来哪些改变;4) 古典文献的教学将因之产生哪些新的要素,人才培养方面又将出现哪些变化。在多元碰撞中共同思考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新术、人文与科技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又是被何种纽带所牵连。本次研讨会将开启”古籍智能信息处理”系列专题研讨会。主办方亦将预告后续系列研讨会的题目和组织形式。

会议信息

时间:3月12日下午2:00-5:00

第一讲视频回放:https://space.bilibili.com/523934070 

主持人:杨海峥(北京大学)、刘石(清华大学)

特邀嘉宾: 刘惠平(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卢伟(高校古委会)

座谈人:徐永明(浙江大学)、许喆(韩国庆星大学)、张晓虹(复旦大学)、金连文(华南理工大学)、王兆鹏(四川大学)、刘炜(上海图书馆)

筹办人:王军(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李斌(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林芳(北京大学中文系)

指导单位: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智能开发与利用”专业委员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技术服务:李斌 王瑞 芦靖雅 张雨桐

特别支持:字节跳动公益

会议议程

嘉宾致辞:刘惠平、卢伟

研讨会背景介绍:王军(15 分钟)

主旨发言1:杨海峥(15 分钟)

主旨发言2:刘石(15 分钟)

座谈人发言:徐永明、许喆、张晓虹、王兆鹏、金连文、刘炜(各10分钟)

自由讨论及听众问答

第二讲:古籍数字化平台的建设

转载自古籍智能

第二讲视频回放: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r4y1s7Jc?spm_id_from=333.999.0.0

内容介绍:

作为人文数据类学术成果的转化探索与实践,古籍的数字化平台是古籍智能化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随着数字人文理念的出现,从传统古籍数据平台到智能古籍大数据平台,从数字化古籍的传统使用模式到智能化使用模式,古籍的数字化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古籍的自动校勘、自动标点、自动编纂、自动注释、自动索引、自动排版等功能,还可以提供分析、挖掘、知识服务等功能。本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对古籍数字化平台的理解、古籍数字化平台从传统数据库到结构化数据库到智能数据库的历史溯源、相关技术工具等;

2)古籍数字化平台的使用、应用,以实例说明古籍数字平台的知识化建设模式以及古籍文献的数字人文研究模式的构建等;

3)古籍数字化平台的可持续化发展及商业探索;

4)古籍数字化平台如何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

本次研讨会是古籍智能化系列研讨会的第二次专题研讨会,通过这场研讨会,可以对古籍数字化平台的方方面面的作一次详尽的了解,欢迎参加!

报告主题

徐永明:从传统古籍数据平台到智能古籍大数据平台

王兆鹏:古籍数智化的意义

欧阳剑: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古籍基础数据应用平台开发实践

洪涛:籍合网古籍整理平台

朱厚权:人文数据类学术成果转化探索与实践——以引得CBDB平台为例